近日,一名高反获救的女游客,牵动不少网友的心。
10月2日,在海拔4700米的四川甘孜丹巴县丹东镇的卓雍措湖垭口附近,一名女游客出现高反、失温等情况,路过游客和当地警方、镇政府工作人员、医务人员接力救援,成功将女游客运送下山送至医院。
救援人员告诉记者,赶到现场时,报警的一行游客正在对女孩展开救援。当时,高反女孩面色苍白,躺在地上呼吸困难,意识已陷入半昏迷。救援人员立即展开紧急救护,为其提供氧气、水等救援物品。但女孩高反严重,仍未出现明显好转,救援人员赶紧蹲下身,把女孩往山下背,途中同行人员交替接力。
背着女孩往山下走的时候,有几名驴友也跟着一同下山,并交替帮着背高反的女孩。“路很难走,当时又下雨了,很湿滑。”大家背着走很困难,女孩处于昏迷状态,“只能十几二十米就换着人背。”把女孩背到公路边上时,救护车已经等在现场,随后他们把高反的女孩抬上救护车送医治疗。
民警将女子背下山 图据丹巴警方
不少网友称涉事女游客系被其“搭子”抛弃,也有网友称她是在网上组的队。
10月9日,当天首批救助女游客的一对师徒向记者称,他们在党岭下撤时遇到了女子的一名男队友,这名男子当时正在上行,并让师徒中的师傅帮忙看着“好像有点高反”准备下撤的女游客,随后该男子继续上行。
10月9日中午,师徒二人中的徒弟——来自江苏盐城的高中生小唐向记者表示,当时,他们一行共有师傅和他等4人,10月1日,他因体力有点跟不上,在大本营扎营,另三人去了党岭C营地。“第二天(10月2日)中午,我师傅下来找我的时候,遇到了她(被救助女游客)的队友。后来,师傅看女子高反比较严重,便烧水给女子喝,先缓解一下。”
小唐还回忆,当时,女子的状态不太好,不说话,脸色也挺难看。“师傅看她状态不太好,肯定不能让她待在大本营,就让她跟着我们一块儿下撤。”
▲小唐扶着女游客下撤(视频截图)
“一开始,(女子)还能慢慢走一走。后来就走不了了,师傅他们就先下去找信号报警喊救援。”小唐说,为此,他扶着女子走走停停,一直走到卓雍措的湖边。此时,另一团队来到现场了解情况后,其中有两名医务人员便先用急救毯为女子保温,后来进行急救。“我们要赶第二天一早7点多的飞机,就交给他们了。”
小唐估计,从师傅遇到女子到他们将女子交给另一拨人救助,有一两公里路程。“(途中)因为她意识比较模糊,我怕她睡着了,就和她聊聊天,她说她以前接触过户外,爬过一次雪山。”小唐说,女子还对他说谢谢。
小唐的师傅陆先生向记者介绍,下撤时,他安排女子在队伍中间,他在前面带路,徒弟在最后压阵,防止女子出现状况。后来,他们将女子带到了卓雍措的湖边。此时,女子状态不太好了。
“到湖边,就有网络了,又碰到了一个队伍,他们就接手(救助)这名女子。”陆先生说,有网络后,他便相继拨打了110、119和120电话,另一个队伍里好像也有人打了电话,救援的人就赶过来了。因为比较着急赶飞机,另一个团队人也比较多,他便带着徒弟离开了。“下撤到一半时,我遇到了警察带人上去”。
此外,陆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还说,和女子接触时,他们问过其队友在哪,女子表示“不知道,队友不见了”,也没说有几名队友。
10月9日下午,被救女游客林女士的母亲吴女士称,女儿脑水肿很严重,医生说她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,8日进行了紧急手术,现在还没醒过来,医生说可能会做第二次手术,也许会醒过来,也许会成为植物人,只能进一步观察。
林女士父亲发起的“轻松筹”资料显示,经诊断,林女士患上了高原性水肿、缺氧缺血性脑病,还引发了脑疝。医院第一时间为她安排了手术,但术后至今,林女士仍在ICU重症监护室里,尚未脱离生命危险,每天都要依靠各种仪器维持生命体征。
据媒体消息,吴女士在江苏一家纺织厂打工,林先生在当地农村务农,他们的女儿则刚刚从常州一所卫校毕业,准备在这次毕业旅行后,就找一家药店上班。“小林是我们的独生女,性格随性,她平时也旅游,但从来没走过这么远,这次毕业了,就想走远一点,但我们不知道她要去爬山(徒步)。”吴女士说:“这次旅行是她给自己毕业的礼物,却没想到变成了一场噩梦。”
连日来,吴女士已与女儿的徒步“搭子”取得了联系。吴女士和林先生表示,网上盛传的“全女登山队”为谣言,其女儿与徒步“搭子”是在青年旅社相识,一行人为两男两女。
但女儿是否像网上说的那样被徒步“搭子”所抛弃,二人也没有搞清楚,大概只知道“搭子”可能把高反后的女儿交给驴友,然后离开了。“他们都是和我女儿年龄差不多大的小孩,可能没有意识到高反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。”
“其中一个徒步搭子,一个男孩,把我女儿的身份证送了过来,”吴女士说,“我们说了几句话,我说女儿的病情很严重,他也叹气,说‘阿姨,真的对不起’。”
徒步被困事件频发
近年来,高原徒步、登山、探险等户外运动兴起,位于甘孜州丹巴县的党岭是热门的徒步地。
针对不断涌入的游客,甘孜州相关部门多次发出提示:选择有经营资质的旅行社,参加高空、高速、水上、探险等高风险项目时,结合自身健康状况量力而行,听从专业人员指导,不做可能危及自身及他人安全的举动……
同样是国庆假期期间,也发生了两起徒步被困事件——10月5日,青海海北州门源县老虎沟区域发生徒步者遇险事故,共转移被困人员251人,其中1名徒步者因失温及高原反应不幸遇难;四川甘孜“子龙秘境”,一名30岁男子不幸坠崖身亡。
这不仅是对大自然面前人类是如何渺小的残酷提醒,是对当前高海拔徒步、秘境探险热潮的警示,更是对当前户外探险“野蛮生长”、安全准绳缺失与商业乱象拉响警钟。
和当下的热度相比,我国户外旅游兴起的时间不长,参与者的专业知识、技能积累不足,对户外旅游的风险隐患、专业壁垒了解不够,甚至有一种孩子气的轻漫。盲目的高原徒步、轻率的秘境探险,向公众传递一种错误的旅游理念和生命意识,以为户外旅游就是把公园换到一片景更美、人更少、更“出片”的地方。
注意!旅游高原反应预防与应对指南请查收
行前需了解信息,并提前进行适度有氧运动,增强心肺功能,以及进行物资准备(防晒用品、保暖衣物、常备药品等)。
行程中尽量避免短时间内急速上升,逐步适应。保证充足睡眠,避免熬夜。抵达首日不建议洗澡。多喝温水,少量多次。行动放缓,注意保暖。
高反症状识别与应对:
1.轻度(常见)。头痛、头晕、失眠、食欲不振、恶心、心慌、气短、乏力。
应对:立即休息!减少活动量,吸氧(可携带便携式氧气瓶/罐,景区或酒店通常也有),遵医嘱服用缓解头痛的药物。一般1—2天可缓解。
2.中度。呕吐、严重头痛(止痛药无效)、极度乏力、口唇/指甲明显发绀(青紫色)。
应对:持续吸氧,停止一切活动,绝对静卧休息。若症状无缓解或加重,必须立即下撤至低海拔地区并寻求医疗救助。
3.重度(危急!)。意识模糊、精神错乱、咳粉红色泡沫痰(肺水肿征兆)、步态不稳(像醉酒)、严重呼吸困难(静息状态下也喘)、无法平卧。
应对:这是紧急情况!立即拨打120或寻求景区/酒店工作人员帮助,按照相关操作规程争分夺秒下撤至低海拔地区,并火速送医抢救!延误可能导致生命危险。
特别提醒要量力而行。如果感觉非常不适,果断放弃行程下撤。
山川的壮丽与挑战令人神往,但大自然一次次给出警示,探险有风险,绝不能以生命为代价。
综合自中国青年报、红星新闻、央视网、齐鲁晚报、人民日报等
天创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